- 青海扶贫专题 【高原上的扶贫曲】
专题摘要:
中国电信自2013年8月开始向久治县派驻援青干部,同时充分发挥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者、网络信息承载着、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者的作用和履行央企的社会责任,在人、财、物上持续加大对当地通信建设、网络发展、产业发展、医疗教育、贫困救助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经过多年努力,久治县不仅22个行政村已全部覆盖中国电信的光纤和移动网络,5g网络有效覆盖重点区域。
分享专题至:
【高原路上的扶贫曲 】 扶贫路上“久久为功” 中国电信助力久治县答好“扶贫卷”

从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府玛沁县往东南方向驾车行驶200公里,记者随中国电信青海公司扶贫调研小组一行来到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在青海省的对口援建县——久治县。【详情】
【高原路上的扶贫曲 】“疾风仗剑”勇担当,苦辣酸甜一肩扛 ——援青干部任科博久治县扶贫纪实

援青一年多来,任科博整合帮扶资源,争取项目援建资金,全力推动中国电信在久治县在网络扶贫、信息扶贫、智力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等方面工作,助力久治县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详情】
【高原路上的扶贫曲 】中国电信来了,白玉乡不再是信息孤岛

白玉乡,因著名寺院白玉寺而得名,位于青海省久治县以西120公里处俄科沟口,巴颜喀拉山脉东南部的年保玉则神山穿境而过,雪山、沼泽、湖泊众多,水资源涵养量高。从久治县城到白玉乡,一路上,水草丰美,牦牛成群。 【详情】
【高原路上的扶贫曲】电信人愿为灯塔 照亮牧民幸福路

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海拔4223米,高原缺氧、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条件艰苦。对此,扎西多加坦言:“虽然年龄有点大了,干起工作来手脚不那么利索。但我生长在曲麻莱,我想在退休前为这里的牧民,尤其是贫困户们做点实事!我相信通过努力以及党的好政策,贫困户的日子会越过越好!”【详情】
【高原上的扶贫曲】玉树通信大跨越 电信人架信息天路

沿着巴曲河进入玉树市区,230多户红顶黄墙、独门独院的民居村落映入眼帘,这是距离玉树市3公里的禅古村。走进村民巴桑扎西家,宽敞明亮、设施齐全,扎着辫子的女儿才卓玛正兴致勃勃地通过iptv观看《猫和老鼠》,巴桑扎西告诉记者:“孩子喜欢从iptv上选动画片看,震后重建后,家里就用上了光网,上网很方便!”【详情】
【高原上的扶贫曲】一个“真”字沉甸甸 “189书记”童成景的扶贫经

治加村,位于玉树州治多县治渠乡西北部,距离县城约120公里,全村占地面积143万亩,总牧户495户,其中草场留居户153户。这里平均海拔4230米,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高寒缺氧,全年无四季之分,低温干旱,气候复杂,无法进行耕种,用当地村民的话说就是“种活一棵树都是奇迹”。【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