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面板企业公布2018年一季度财报。营收、利润比增下滑,甚至出现亏损,成为财报显现出来的主要情况,这也意味着,面板企业今年可能很难像去年那样“红火”。业内人士认为,随着pc显示器、平板及手机的高速增长的光环逐渐黯淡,而高世代线大屏新产能将集中于2018-2019年其间集中释放,2019年后面板产业整体供过于求将成为常态。
2017年对于京东方是一个丰收之年,但今年一季度它却迎来了净利润下滑的局面,这正是产能过剩带来的恶果,京东方该如何渡过这产能过剩的局面?
京东方产能或过剩
早在数年前,前全球最大面板生产企业三星就开始意识到中国面板企业介入液晶面板生产后可能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于是便开始出售液晶面板生产线或转产oled面板,lgd取代三星成为全球最大的面板生产企业。
中国面板生产企业在2009年取得液晶面板生产技术的突破之后,开始急剧扩张液晶面板产能,2009年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开始建设8.5代线,目前这两家面板生产企业则已投产或正在建设全球最先进10.5/11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急剧扩张的液晶面板产能导致了当前全球液晶面板产能过剩的问题。
在oled逐渐开始向电视和智能手机市场普及,而京东方和华星光电更先进的液晶面板生产线逐渐投产的情况下,全球液晶面板产能过剩的问题将成为未来数年的问题。
一季度业绩下滑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的预测,2018年全球电视面板产能面积同比增速在10.6%,而需求面积增速预计在5.7%,需求增速远低于产能增速,将造成明显的产能过剩局面。这对整个大尺寸lcd市场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目前已经出现由于液晶面板产能过剩,导致此前价格上涨的趋势转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下跌的势头,这也导致了京东方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同比下滑16%。
京东方近日公布的第一季度报告显示,京东方今年第一季度的营收约215.67亿元,与去年同期的218.55亿相比,出现1.32%的下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19亿元,与上年同期的24.13亿相比,下滑幅度达到16.34%。而2017年京东方实现净利润75.68亿元,同比增长301.99%,相比这个净利增幅,2018一季度的净利增幅则更不如。
以量补价弥补价格下跌
据群智咨询预计,今年大尺寸面板的价格下滑幅度预计将达到20%左右,部分面板厂可能会陷入亏损。所以,面板行业开始进入新一轮的优胜劣汰,比拼的是规模、效率、成本和抗风险能力。京东方需要继续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和产品竞争力,以应对目前的挑战。
对于京东方来说,当下重要的是在保证液晶面板业务营收的情况下投入更先进的面板技术研发。近几年来,京东方在lcd产线的投建上位于全球前列,目前拥有4条8.5代线,以及已经量产的全球首条10.5代线,未来在大尺寸lcd产能上将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在oled产线投资上,京东方成都oled产线已经投产,绵阳产线也于2017年年底提前封顶,2018年年初又公布了重庆产线的投资计划。
随着8.6代及10.5代lcd产线产能的逐步扩充,以及oled产线的建设投产和顺利供货,京东方将有望依靠产能和出货面积的增长来弥补面板价格的下跌,实现“以量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