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立知被指“翻版即刻” 是新贵的胜利还是巨头的越界?-ag尊龙凯时

腾讯立知被指“翻版即刻” 是新贵的胜利还是巨头的越界?

时间:2018-02-07 15:45 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郑梅云
  互联网巨头腾讯近日深陷“抄袭门”,而被模仿者竟然还是其资本阵容下的互联网新贵即刻。虽然这次风波出现反转、骤起骤落,但腾讯颇有风度的处理态度,以及事件折射的巨头们的焦虑和新贵们的紧迫感,引发热议和思考。
 
   被指“抄袭”即刻,腾讯立知火速下架
 
  近日,腾讯上线了一款基于兴趣的信息订阅和推送app立知。据介绍,腾讯立知app可以为用户提供精准、高效的内容,帮助用户追踪各种大事情、小兴趣的最新动态。
  然而,这款产品因被质疑抄袭即刻app,刚一上线就以下架收尾,成为腾讯史上最短命的产品。即刻团队员工和知名媒体人冯大辉在朋友圈提到,腾讯应用宝团队曾以提供接口为由,邀请即刻app入驻应用宝,但转头就对即刻app进行抄袭复刻。
  据悉,即刻上线于2015年3月,是一款基于兴趣的极简信息推送工具,用户可以通“即刻发现、关注感兴趣的人物、资讯和事件主题,持续跟踪事件的最新动态,即时收到定制的提醒。
  2月1日傍晚,腾讯立知下线,app store中已搜索不到。腾讯方面回复称:因立知app的功能引起较大争议,暂停内测,下架整改。
  值得玩味的是,即刻方面的回应也与此前产生了大反转。即刻ceo叶锡东在朋友圈中表示,腾讯是即刻的股东,一直给予即刻帮助,“立知团队也和我们沟通,中间缺乏沟通存在误会,并非腾讯的风格”。
 
  腾讯为何要再造一个即刻?
 
  “抄袭”“复刻”可以说已是实锤了。那么,腾讯立知团队为何会出此作此选择?
  当下资讯平台陷入冗余、繁杂的困境,市场出现了空白,需要更清晰简明的资讯客户端填补。而高知人群、精神中产对信息的高效率、高品质是有需求的,他们往往需要更多主动表达,更为精准的内容。抓住这波“人群”,是腾讯的出发点。
  从外部竞争角度看,巨头们的焦虑其实比任何人想象得都更严重,因为他们害怕自己被颠覆。眼下,内容江湖玩家很多,除了今日头条、百度,还有微博、微信、知乎、一点资讯、豆瓣等,以及各种新闻客户端,巨头博弈兴趣推荐与信息流,俨然已经成为当下互联网界的必修课。
  从内部压力而言,腾讯内部的“赛马”机制非常出名,张小龙就是从微信团队的重围中杀出血路的。要做好一件产品不易,而有不错的产品模式可资借鉴,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或许可以望得更远。况且腾讯作为巨头,把握着巨大的流量入口,岂不胜算更大?只是,这次“复刻”一不留神过了头。
 
  巨头的焦虑症和新贵的紧迫感
 
  这次“抄袭风波”,放大了互联网巨头的焦虑,更加剧了互联网新贵们的紧迫感。 
  其实,产品抄袭在互联网圈已是屡见不鲜,往往以口水战收场。而像腾讯这样既投资还下线产品的少之又少,且不论腾讯下线立知,是无奈之举还是缓兵之策,从立知开放内测、到引发“抄袭”热议、再到下架app store,不到一天,马化腾更亲自过问,充分体现出腾讯对于抄袭零容忍的姿态。
  由此,腾讯麻利的灭火之举,不但没有深陷骂名漩涡,反而获得了一些好评。即刻ceo叶锡东觉得刮目相看,他在即刻平台上写道,“没有被钱砸晕,腾讯确实已经是国内最要脸的大公司之一。”互联网评论人洪波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写到“国内互联网企业,少有像腾讯这样爱惜羽毛的。”而抄袭事件的“检举人”冯大辉也发表评论,表示“这才是腾讯的气度。” 
  面对巨头的的打压和借鉴,身处草根阶层的创业新贵们则略显无奈,毕竟“挡”的是巨头的道,稍有不慎可能就率先出局。眼下,不论是资讯还是短视频,做内容的互联网新贵们想要俘获更多用户,最关键的是要有核心竞争力,内容要足够“差异化”,不断呈现更多亮点。同时,瞄准小而美的目标市场,善于发现新机会。
漫画展示
公众号热文推荐

通信信息报社尊龙凯时ag旗舰厅的版权所有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西洪路长春埔电信it大楼 电话:0591-83365172 联系人:黄女士 闽icp备08001196号

短信息类服务接入代码使用证:闽[2008]00019-b0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20080034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8050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