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尽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设定的增长目标再次下调,但是“争取更好”的表述依然让外界对中国经济有着期待。
给结构调整留出弹性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国内生产总值目标定为同比增长6.5%,是为发展、为推动改革、推动结构调整留出一定弹性空间,同时,也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衔接,预期目标有条件实现,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
黄守宏表示,针对今年国际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不稳定性上升的因素,考虑到国内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今年gdp增长6.5%,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这一目标是做了充分准备,各种条件都做了充分研究之后制定的,有条件实现,是为发展、为推动改革、推动结构调整留出弹性空间,“按目前的弹性系数,大概gdp增长一个点可以带动190万到200万人的就业,现在6.5%左右的gdp增长速度,能够满足就业的需要,实现1100万以上的就业目标。”
同时,这一预期目标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衔接的。据测算,今后几年,经济年均增速6.4%多一点,或者接近6.5%,就能满足“两个翻一番”的要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就是为了保就业,只要就业上不出问题,经济增长速度略高一点、略低一点,都可以接受。黄守宏强调,中国经济有韧性、有潜力、有优势,有特定的自我平衡调节能力,更有防御和应对各种风险的手段和办法,“中国经济发展决不可能出现什么所谓的‘硬着陆’,也决不会陷入长期的停滞,肯定会长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给防风险创造良好环境
专家普遍认为,6.5%左右相较于去年6.5%至7%的区间目标有所下移,反映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总体判断,以及经济下行压力下的底线思维,是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中“稳”的体现。这一数据更贴近中国经济现实,在引导市场预期的同时也逐渐弱化唯gdp至上的传统思维方式。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马晓河表示,“6.5%的gdp增幅也相当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底线,也是完成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两个翻番目标的基本要求。”他认为,这个目标设定是合理的,去年中国gdp实际增幅是落在6.5-7%的增长目标区间的中枢,今年将增长目标下移也更符合中国经济仍处在短周期底部的现实。
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也指出,6.5%这一目标的设定,综合考量了经济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我国经济总量已然很大,目前的主攻方向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以经济减速很正常,这已经成为共识。如果增速过快,势必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可能带来加杠杆的现象,触发潜在风险,6.5%的目标能够给去杠杆创造条件,给防风险创造良好的环境。
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速是否有希望超过6.5%这一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也表示,在今年的增长当中,能不能有6.5%以上的增长,这个要看我们的效率基础怎么样,能不能使大家都感到有新的突破,要观察。但是有一个重要的条件,也是好消息,就是中共十九大即将召开。全国上下都在为开好十九大献出自己的力量。这就表明,我们2017年的成果可能会突破6.5%。
为企业减税激活实体经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对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难点作出了充分预估。报告指出,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态势仍在延续,“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 倾向抬头,主要经济体政策走向及外溢效应变数较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我国发展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经济运行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就指出,虽然gdp目标调低至6.5%左右,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会继续滑坡,相反只是确认中国经济仍处于底部的运行期,还在爬坡过坎。而今年新增新业人数目标反而增加到1100万人,比较年的1000万增加了100万人,显示在控底线的思维下政府更着力于民生方面的保障。
另外,从去年的努力来看,我国通过简政减税、鼓励创新,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正逐步释放,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不断优化。面临国内外的困难挑战,今年报告一大亮点就是对实体经济的重视。培养工匠精神,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等,都是重视实体经济的体现。
根据今年工作安排,政府还将着力降低企业的税负水平。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虽然低于去年减税5000亿元的目标安排,但同时扩大小微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范围。千方百计使结构性减税力度和效应进一步显现。
通信信息报社尊龙凯时ag旗舰厅的版权所有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西洪路长春埔电信it大楼 电话:0591-83365172 联系人:黄女士 闽icp备08001196号
短信息类服务接入代码使用证:闽[2008]00019-b0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20080034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8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