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济成互联网消费新主角 引领宏观经济新常态-ag尊龙凯时

分享经济成互联网消费新主角 引领宏观经济新常态

时间:2015-12-31 14:30 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田超
  “分享经济”乘着“互联网 ”的东风成为2015年的热门之一,更成为互联网消费的新主角,这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也与当前的经济环境和消费理念的变迁息息相关。随着国家“互联网 ”战略的推进以及人们对“分享经济”的逐渐认可,“分享经济”将掀起新一轮经济风暴,成为引领宏观经济的新常态。
 
分享经济日益火热
 
  回望整个2015年,“分享经济”俨然已成为互联网消费的新主角。所谓“分享经济”,即将私人闲置的物品使用权、知识技能、时间和劳力有偿地与他人进行共享,进而获得一定报酬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以闲置资源换取经济收益。“分享经济”的火爆自然离不开“互联网 ”的加持,人们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各方面都能找到它的影子。
  一方面,“分享经济”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关于“互联网 ”以及“共享经济”的论述正是“互联网 ”行动计划、网络强国、国家大数据等国家战略的深度解读;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也于2015年出台,提出“加快形成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经济社会运行新模式”;此外,“十三五”规划中也首次明确提出共享理念。以上种种,都是国家对于“分享经济”的肯定与支持。
  另一方面,“分享经济”开启创新浪潮,细分市场重构传统产业。互联网共享平台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遍地开花:在旅行住宿及办公室共享等领域,“小猪短租”等平台风生水起;家政服务方面,“小e管饭”、“e袋洗”等平台也正为人们所熟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p2p借贷和众筹平台亦不胜枚举;交通出行领域更是已经被“滴滴出行”、“神州专车”等共享平台被炒得火热……这些只是“分享经济”所涉猎的一部分,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关乎人们日常生活的共享经济模式走近我们身边。
 
分享经济为何风靡?
 
  “分享经济”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与当前的经济大背景、互联网技术的大发展、人们消费理念的大转变是分不开的。
  从经济背景来看,在生产力大发展的前提下,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着产能和供给过剩的巨大压力,人们的购买力有所下降,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大量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处在闲置和过剩状态。而“分享经济”则打破了商品和服务集中化统一供给的藩篱,可以用零散化的供给满足统一化的需求问题,充分调动过剩和闲置的资源,让每一个“共享经济”的参与者都得到合理的回报。如此一来,便可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技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迅速普及,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应用领域不断拓宽,让供需信息实时、精准的高效匹配和信任鉴权成为可能。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使得“分享经济”这一模式可以重新整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链、产业链,解决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呈现一个供需平衡状态。
  从消费理念看,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已经逐渐从“所有权”向“使用权”转变。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延伸,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以“租赁”和“付费使用服务”为特征的共享消费模式。“分享经济”的参与者逐渐将目光转向生活中的各种闲置资源,空置的房间、汽车、资金、时间等,都被纳入可共享的范畴,这就为“分享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提供了有营养的土壤。
  分享经济成社会经济发展新动力
 
  当前,“分享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轮经济风暴,必将引发新一轮的商业模式革命。根据普华永道的报告,目前,全球“分享经济”市场约为150亿美元,到202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增加至3350亿美元,届时全球“分享经济”将与传统租赁份额平分秋色,其中本地生活服务、网络金融 服务是未来共享经济延伸及渗透的核心领域。
  就我国而言,“互联网 ”与分享经济前景光明,将成为中国发展新动力。2015年9月份,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开幕式特别致辞中指出,目前全球“分享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通过分享、协作方式搞创业创新,门槛更低,成本更小,速度更快。这是对当前经济形势下“分享经济”发展势头的精准描述,也凸显了“分享经济”在拉动社会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独特优势。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分享经济”也面临着资本投入、用户体验、信任问题、市场环境、政策监管等不同层面的挑战。其中,“分享经济”与传统经济的竞争并不平等、“分享经济”的参与者缺乏规则的保障、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并不健全等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如何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如何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何保障消费者权益等问题,需要创业企业的积极参与,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规范。
 
漫画展示
公众号热文推荐

通信信息报社尊龙凯时ag旗舰厅的版权所有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西洪路长春埔电信it大楼 电话:0591-83365172 联系人:黄女士 闽icp备08001196号

短信息类服务接入代码使用证:闽[2008]00019-b0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20080034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8050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