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当前,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总值正以20%—30%速度增长,预计今年规模将达到461.8亿美元;而市场调研机构idc最近发布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3.0新生态》白皮书数据更是显示:到2020年,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在医疗、零售批发、公共事业和交通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70亿美元。
中国市场在未来十年更将成就机器人产业的万亿市场规模。idc预计,到2027年,智能机器人产业在中国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宏观经济层面,中国5-8%的gdp将由机器人拉动和促进。
三大因素促服务机器人市场迎来爆发潮
服务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的背后是政策助推、资本助力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第三次崛起的共同作用。
政策层面:众所周知,智能机器人这一集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人工智能技术于一身的产业,早已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竞争高地,美、中、日、韩等国家都将其视为国家战略之一。以我国为例,近年来就相继颁发了《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等纲领性文件,为机器人产业发展创造了风口。
资本层面:拥有敏锐嗅觉的资本市场,面对智能机器人的大机遇,当然不会错过。自2016年以来,服务机器人成为资本界关注的热门,国新基金等政府资本,启明创投、高通创投、联创投资等市场化风投机构,美的、富士康等上市公司,都对机器人产业青睐有加,诸如联创投资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就联合成立了30亿规模的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从2016年开始对机器人领域进行系统性的投资,又如美的集团在2016年以292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德国上市机器人制造商kuka ag。而一系列的投资并购,也助推着机器人产业力量的进一步壮大。
技术层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迎来第三次崛起,作为服务智能机器人核心要素之一的语音识别、面部识别也开始进入发展新阶段,诸如语言识别当下已经能够达到97%的准确率,面部识别已经能够达到99%的准确率,已然超越肉眼识别。
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服务机器人的仿真度(动作,语言,识别)得以大幅提升,已从以往的僵化动作进入可以耍宝卖萌的新阶段。
机器人 百行百业:进入多元服务场景
在继工业机器人开始占领工厂流水线之后,服务机器人向多个行业扩张的趋势正在加速。自去年以来,越来越多针对行业应用及商业服务场景的机器人加速崛起,多家机器人公司将旗下的服务机器人产品触角广泛伸向餐饮、酒店、零售、养老、地产、金融、商超、物流等多元化场景,着力于实现服务机器人的应用落地,寻求商业价值,开始了服务机器人商业落地的新竞争。
此前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常务副秘书长王才荣表示:对于服务机器人而言,谁能创造出更便捷、更智能、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使机器人的商业价值得以更快的落地,服务行业,谁就占据了行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而观察服务机器人领域各家的商业落地策略,我们能够发现,在推进服务机器人的商业落地上,整体而言大家似乎都是殊途同归,采用的都是“机器人 ”的方案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服务机器人市场仍是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在这个阶段,市场需要的是教育培育进而提升市场对其的接纳度,使其从新鲜事物变为业界常态。
而对于服务机器人公司而言,需要的则是开发更加优质的场景化服务,以满足各行各业的具体要求,真正展现出相对于人力而言,机器人为企业带来实际的成本节省和效率提升,促进客户青睐。正如所有的市场规律一样,谁能得到更多客户的青睐,谁就有机会提前占据市场的先发优势,在未来分得更大的市场蛋糕,成为这个行业市场的巨头,瓜分万亿级市场。而这也将是所有服务机器人公司应当努力的方向。
(本文系作者个人研究之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作者系知名it评论员。)
通信信息报社尊龙凯时ag旗舰厅的版权所有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西洪路长春埔电信it大楼 电话:0591-83365172 联系人:黄女士 闽icp备08001196号
短信息类服务接入代码使用证:闽[2008]00019-b0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20080034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80501